最新信息

评委专访——张元:中国电影应该更多元化


  导演张元今年担任手机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他非常高兴看到很多高质量的短片和有潜力的年轻导演。他认为,网络平台让导演和观众之间实现了真正对话,而有梦想的年轻导演都可以拿起手机或照相机,从拍摄短片开始,实现自己的电影理想。

  《每日新闻》:这次来上海国际电影节担任手机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您的总体感受如何?
  
张元:这次报名的短片有上千部,选片的质量都很高。入围的25部作品都在我看来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高水准,影像风格、叙述方式有十足的特色。二是超高水准,在特色之外更讲究意境,在我们评委看来都需要思考、讨论一番。
  
《每日新闻》:微电影这两年越来越流行,您怎么看待这种电影形式?
  
张元:其实电影最初的形态就是像手机电影这样的短片,全世界都在拍短片。我觉得现在的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互联网新媒体的发达,给了这些短片被更多人看到的机会,我们也可以从中挖掘出有潜力的年轻导演。
  
《每日新闻》:您去年拍了一部微电影《床上关系》,成为网络点击冠军,是什么机缘巧合让您拍了这部短片?
  
张元:正好有人来找我做这个事,我也很高兴给观众免费送个礼物。拍这个短片,我们就用了一个场景,找了四个演员,三天就拍完了。
  
《每日新闻》:上海国际电影节设立亚洲新人奖,很多新人导演都表示他们在做片子的时候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金问题,您觉得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张元:真正想拍就从手机拍起,从短片先做起。拍电影,一个好故事,以及说故事的方法比器材重要许多。很多如今的大导演也都是从短片慢慢做起的,是金子总会发光。
  
《每日新闻》:这两年导演界来了不少新人,有徐峥、赵薇这样的演员转型成导演,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张元:我觉得特别好。跨界当导演太正常了,因为艺术的门类本来就距离不远。现在所有网民只要有一只手机都能自己拍短片了,更别说艺术专业出身的演员。
  
《每日新闻》:这两年中国电影市场似乎越来越倾向小片化,往往是那些小成本的生活片创造了票房奇迹,而投资过亿的大片却遭遇票房滑铁卢,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张元:中国的电影市场空间大,现在是小片,过一段时间,观众又想看大片了。我觉得今后中国电影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格局,小片也有,大片也有。




  •